各部門、各單位:
根據學校工作安排,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和學校工作實際,為科學有序推進2022年春季學期開學返校及教學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返校時間
教職員工于2022年2月19日(星期六)開始上班,2月20日(星期日)照常上班。
學生分兩個批次錯時錯峰有序返校,各批次學生一律不準提前返校。
第一批次:2月18日(星期五),符合返校條件、需要返校后在校內做核酸檢測的學生返校。到校后,要第一時間到指定地點進行核酸檢測,結果出來前須在宿舍等待,核酸檢測陰性方可正常活動。
第二批次:2月19日至20日,符合返校條件的其他學生返校。
各批次學生在做好個人防護(佩戴口罩)的前提下自行到校。學生出入校園時,舜耕校區、燕山校區均從校區西門進入,圣井校區東門、北門均可出入。
除以上兩個返校批次外,原則上2022年春季學期學校不再統一安排學生返校。因屬地疫情防控政策、教學科研任務或就業、實習、考公等原因須在其他時間返校的,需經個人申請,導師(研究生)、輔導員同意,學院嚴格審批通過后,報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專班研究同意后按相關要求返校。
二、學生返校條件
(一)可以返校的情況
1.目前在省內的學生:
(1)14天內無省外旅居史的學生,須持山東省電子健康通行碼“綠碼”和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綠碼”(以下簡稱“雙綠碼”),經測溫后返校;
(2)14天內有省外旅居史的學生(未到過或途徑中高風險地區,以行程卡顯示為準),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及雙綠碼、測溫返校;
(3)14天內有省外旅居史的學生(到過或途經地級市有中高風險地區或14天內出現本土疫情的,以行程卡顯示為準),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及雙綠碼、測溫返校。到校后做一次核酸檢測,結果出來前須在宿舍等待,核酸檢測陰性方可正常活動。
2.目前在省外學生:
符合返校條件的,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雙綠碼返校。存在以下情況,學生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到校后由學校會同屬地社區(村居)第一時間組織進行一次核酸檢測。結果出來前須在宿舍等待,核酸檢測陰性方可正常活動。
(1)所在直轄市、地級市有中高風險地區或14天內出現本土疫情的;
(2)返校途經地級市有中高風險地區或14天內出現本土疫情的。
3.在境內的外籍學生參照境內中國籍學生返校要求安排返校,在境外的學生申請返校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二)暫不返校的情況
1.中高風險地區(以“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實時公布為準)或14天內出現本土疫情所在縣(市、區、旗,直轄市為所在街道)的學生暫不返校,待降為低風險地區后再安排返校。
2.本人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為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疑似病例,或被疾控部門判定為密切接觸者、次密切接觸者的,暫不返校,經屬地衛生健康部門解除健康管理限制后方可返校。
3.有發熱、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癥狀的學生,暫不返校,待治愈且經學校同意后方可返校。
4.個人健康碼為“黃碼”或“紅碼”的,以及目前在境外的,暫不返校。
返校條件隨疫情形勢發展變化及上級和屬地部門防控政策變化要求隨時調整、及時通知部署。
三、學生返校審批程序
屬于“暫不返校”的學生無需進入審批程序,其他學生均嚴格返校審批。審批程序均通過“我在校園”平臺網上辦理,審批通過的學生可獲得“返校憑證”,用于進入校園使用。審核內容包括:
1.山東省電子健康通行碼(綠碼)
省內學生在通行碼申請模塊申領,省外學生在來魯申報模塊申領。需審核:(1)綠碼;(2)疫苗接種信息;(3)符合返校條件有關學生48小時內有效核酸檢測信息。
2.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綠碼)
需審核:(1)綠碼;(2)14天內到達或途徑地區。
3.上傳《山東財經大學學生返校承諾書》(附件1)照片。
各學院要逐一審核學生返校申請,落實誰審批誰負責,確保每個學生知曉返校要求,做好防疫準備。對于明確暫不返校學生,不符合返校要求的,一律不予審批。
四、學生返校工作要求
(一)做好學生返校的宣傳教育工作
學生返校前,各學院積極運用新媒體等手段,通過召開網上班會、“我在校園”通知發布等多種形式,及時將返校有關要求通知全體學生,對學生開展疫情防控法規和制度、個人防護與消毒等知識和技能培訓。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導。學生出行前,指導學生合理規劃返程路線,提醒做好途中防護,減少換乘,非必要不在換乘城市停留,告知注意事項、返校后的管理制度、相關紀律,指導學生做好返校途中全程防護。
(二)精準掌握學生返校相關信息
各學院要精準掌握各批次返校人數和返校學生的信息,根據學生在“我在校園”申請返校時錄入的行程信息,提前對學生具體返校時間、交通方式、車次或航班信息進行統計,學院存檔備案。
對于暫時無法返校的學生,各學院做好統計備案及相關服務工作,指導學生繼續做好線上學習、日常防護、每日打卡等工作。對中高風險地區無法返校的學生,填寫“中高風險地區學生排查情況統計表”(附件3);對除中高風險地區外其他情況無法返校的學生,填寫“其他情況暫時無法返校學生統計表”(附件4);對于返校后需要進行核酸檢測的學生,填寫“返校后需要核酸檢測的學生統計表”(附件5)。以上三個表格,以學院為單位報學生工作處。報送郵箱:xueshengchu4214@163.com,聯系人:李為舉。
(三)督促學生做好返校中的個人防護
引導學生理解和配合防疫工作,確保校內防疫措施實施,告知學生相關事項:
1.返校前做好口罩、溫度計、速干手消毒劑等個人防護用品的準備;
2.返校途中要全程佩戴口罩,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盡量減少與其他人員交流,避免聚集,與同乘者盡量保持距離;
3.盡量避免直接觸摸門把手、電梯按鈕等公共設施,接觸后要及時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劑等擦拭清潔處理;
4.如返校途中身體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癥狀應當及時就近就醫,如在飛機、火車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應當主動配合乘務等工作人員進行健康監測、防疫管理等措施,并及時將有關情況報告學校;
5.妥善保存返程票據信息。
(四)進一步完善疫情處置工作預案
各學院要進一步完善疫情處置工作預案,積極開展學工隊伍突發疫情應急處置演練,形成第一時間有效處置機制。
五、返校后學生的日常管理
(一)嚴格落實學生健康狀況監測和日報制度
建立“學校-學院-輔導員-班級-宿舍-學生”的全面監測網絡,繼續做好學生返校后14天的健康監測管理,專人專責,確保無疏漏。落實《山東財經大學學生公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山東財經大學疫情防控期間每日體溫檢測制度》《山東財經大學學生外出審批制度》《山東財經大學學生缺勤登記追蹤制度》等有關工作制度,每日掌握學生動態,做好缺勤、早退、請假記錄,要做到每日體溫測量和登記、數據準確、信息全面、專門立冊。堅持按照要求做好學生返校后的區塊鏈信息報送、山東省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平臺信息報送及維護,以及“日報告、零報告”、境外回國學生信息報送等工作,嚴格落實網格化管理責任,堅決預防和杜絕群體性疫情發生。
(二)做好重點人群核酸檢測
嚴格落實上級有關要求,做好“應檢盡檢”人群核酸檢測,并及時通過全省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平臺報送核酸檢測信息。對于查驗行程碼出現“*”的,或公布中高風險地區前14天內已返校的,要在學生返校后由學校會同屬地社區(村居)第一時間組織進行2次核酸檢測(間隔24小時),并繼續做好返校后14天健康監測管理。
(三)做好學生異常情況處置工作
各學院要嚴格落實黨委書記、院長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職責,副書記、輔導員按職責落實各項疫情防控要求,嚴格落實快速報告制度,異常情況要第一時間按照《山東省新冠肺炎本土疫情處置方案(第四版)》(魯指辦發〔2021〕251號)、《山東財經大學學生新冠疫情應急處置方案》、《山東財經大學突發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預案》(魯財大疫處組〔2020〕7號)要求執行。要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把學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慎終如始,再接再厲,不松勁、不松懈、不瞞報、不漏報、不遲報。
(四)做好學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
1.做好學生的教育引導、信息收集、日常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組織開展開學演習和應急模擬演練,充分做好各項開學準備。
2.做好暫緩返校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同時要跟蹤關心關愛、精準幫扶指導,特別是學生課程學習問題,要“一人一策”解決學生實際困難。待學生符合返校條件后,“一人一審”后方可返校。
3.開學后學生外出要按照“非必要不外出”的原則,盡量減少出校,減少與校外人員接觸。在校學生當日進出校園,實行檢測體溫,查驗健康綠碼;當日不能返回校園或者確有需要離開濟南市的,要履行請假手續,報經學院審批并按規定時間返回。學院要嚴格審批,做好詳細登記并進行健康狀況回訪,確保不漏一人。
4.加強實習實訓學生管理。學院要通過多種方式教育引導在外實習實訓的學生嚴格遵守當地疫情防控要求,與實習單位共同做好學生的安全防護工作。要密切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對經學校批準自主實習的學生,及時與家長溝通聯絡,實時掌握其工作生活動態。
5.上好開學第一課。各學院要結合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上好開學第一課。扎實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培訓、安全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聽黨話、跟黨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六、教學工作安排
按照學校教學計劃安排,2月21日(星期一)正式開始教學活動。教務處及研究生院協調各教學單位統籌安排2022年春季學期教學任務。
(一)課程授課任務。按照學校疫情防控返校安排,結合學生返校情況,2022年春季學期課程授課實施線上線下同步教學模式。符合學校疫情防控返校條件,且返校后滿足核酸檢測要求的學生,采取線下課堂面授方式。若教學班中存在不符合疫情防控返校條件或者返校后不滿足核酸檢測要求的學生,授課教師在實施線下課堂面授的基礎上,須通過雨課堂、超星等教學平臺軟件或騰訊、釘釘、微信等公眾平臺軟件,實現音(視)頻和課件的同步傳送。
各教學單位認真梳理2022年春季學期所開設課程,組織授課教師根據課程特點科學安排教學計劃,利用學校課程教學平臺(超星),完善課程資源,提前制定課程授課方案。
(二)實驗教學任務。針對2022年春季學期開設的實驗教學任務,各開課單位要做好相應預案,兼顧未能返校學生;有條件的學院,可利用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范項目開展實驗教學。
(三)體育教學任務。針對2022年春季學期開設的體育教學任務,任課老師在組織好返校學生的教學活動外,對不能返校的學生實施同步授課,內容以不依賴場地、器材的身體素質訓練為主。
(四)補(緩)考工作。按照本科教學安排,補(緩)考工作定于開學第二周周末(3月5日、6日)進行,學校制定線上線下考試工作預案,將視疫情防控情況作出妥善安排,屆時以具體通知為準。
(五)輔修專業教學任務。各輔修專業主辦學院(部)按照疫情防控安排,參照主修專業要求,及時、準確摸清學生按時返校情況,提前做好課程教學工作預案。
(六)全面做好教學準備工作。教務處要聯合網絡信息中心負責對接數據,搭建平臺,確保線上教學網絡通暢。現代教育技術中心負責協調各網絡課程平臺,做好平臺擴容服務器和技術優化,提前做好網絡擁堵預案。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及實驗教學中心分別負責檢查和調試學校所有教室和實驗室軟、硬件,優化和完善使用環境,滿足線上線下同步教學技術要求。各學院(部)負責核實本學院未能返校學生情況,掌握學生居住地網絡教學環境,組織授課教師通過微信、QQ群等通訊方式建立聯系,指導學生合理安排時間,制定線上學習計劃。教師教學發展與評估中心負責制定本科教學質量監控方案,組織教學督導員開展教學秩序檢查和督導工作。
七、其他工作要求
(一)積極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清除校內環境衛生死角,對教室、食堂、宿舍、電梯、閱覽室和備用隔離區域等場所進行徹底清潔和預防性消毒。重點對學校食堂、餐廳、超市開展食品安全檢查,對飲用水系統進行全面清洗消毒,對空調通風系統和公共區域物體表面進行清潔和預防性消毒,有效阻斷傳染病傳播途徑,為開學創造良好環境條件。
(二)繼續保持校園嚴格管理。強化校門管理,加強人員進出校園審核、測溫等工作。堅持“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聚集”,室內體育場館和圖書館采取分時段限流措施,增加消殺和清潔頻次。學生宿舍采取網格化管理模式,嚴格公寓樓宇管控,嚴禁外來人員入內。
(三)加強督導檢查確保工作落實。學校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工作專班將對各學院學生疫情防控工作、學生返校工作進行督導檢查和隨機抽查。各學院黨委要對返校過程中各個環節進行梳理,確保各項措施落實落細落地。對落實疫情防控措施麻痹大意、敷衍塞責,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依規嚴肅追責問責。
山東財經大學
2022年2月16日